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肥胖症 >



武威红十字精神病医院怎么走 【兰州脑康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3-09-01 16:56| 本文已为 114位患者解决了问题  V预约

父母发现宝宝出现以下发育迟缓的信号,应该及时就医。


专家在线 在线咨询

一. 在强光的照射下,不会眨眼

 
胎儿在子宫内是没有光线的,胎儿很难分辨白天和黑夜,怀胎十月,胎儿已经习惯了子宫内没有光线。
然而,宝宝出生后,他需要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刺眼的灯光会让他觉得很难适应,他不喜欢接触强光。
 
在强光的刺激下,他的瞳孔会产生变化,比如:他的瞳孔会收缩,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避免眼睛受到更大的伤害。
 
然而,随着宝宝视力的发育,在宝宝14天,他的瞳孔慢慢变大,能感受到更充分的光和黑暗,视网膜的进一步发育,也能宝宝增强了辨别图案的能力。
 
宝宝在出生前后,因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适应能力,让新生儿的眼睛对于光线特别敏感,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强光会让新生儿的眼睛觉得很难受。
如果父母发现宝宝的眼睛对于强光没有任何反应,可能是发育迟缓的信号,应该带孩子去做检查,排除发育方面的异常.

二. 四肢僵硬,动作很少

 
如果宝宝的四肢比较僵硬,而且动作少,也很笨拙,妈妈要留意宝宝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

三. 缺乏吸吮的能力,吃奶慢

 
宝宝出生之后,会有一个很有趣的生理反射:
当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把宝宝的嘴巴贴近妈妈的乳房,宝宝会用自己的嘴巴,寻找乳汁的来源,这种反应就是觅食反射。
宝宝吃奶是一种本能,不需要刻意训练,难怪老人们常常感叹,娃天生会吃奶呢!
宝宝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乳房,并且精准地吃到奶,而且宝宝吃奶可不是毫不费力,而是用尽了吃奶的劲,宝宝的吸吮能力,是宝宝吃到奶的关键。
 
吃奶快的宝宝,很快就能填饱肚子,吸吮能力强的宝宝,吃得越饱,乳房的乳汁排出就越多。
然而,如果宝宝在一个月内,还不会吸吮,吃奶总是慢吞吞的,妈妈要注意这可能是宝宝发育迟缓的征兆。

四. 视线不能跟随左右移动的物体

 
新生儿拥有边缘视觉的能力,他能看到侧面,刚开始他的眼睛并不能对焦,他的视力范围也比较窄,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
 
然而,随着视力的发育,他逐渐能对视线范围内的其中一个点进行聚焦。
满4周的宝宝,视力范围在20-30厘米左右,他不仅会聚焦物体,而且会用眼睛跟踪移动的物体。
 
妈妈可以跟宝宝玩“眼神追视”的游戏,在宝宝视力范围之内,妈妈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宝宝的前面,上下左右随意移动,开始他的眼睛只能跟踪移动的大物体,熟练之后,宝宝的视线就能跟得上移动的小物体了。
 
一月内的宝宝,视力还比较模糊,比较喜欢黑白的颜色和对比明显的图案,妈妈也可以把玩具换成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图案或者是红色等鲜艳颜色的物体。
 
然而,如果宝宝从来不关注在眼前的物体,而且也不会用视线追踪移动的东西,那妈妈要警惕了,要确认宝宝是否视力发育存在异常。
 
 
 

五. 对于剧烈的声音缺乏反应

 
刚出生的宝宝,会出现惊跳反射,宝宝被外界声音惊吓到的时候,会出现全身性的动作,宝宝也会对噪音做出回应,可能会被吓到哇哇大哭,这说明宝宝的听力是正常的,所以才能对外部声音做出反应。
 
不仅如此,一个月的宝宝听觉已经发育成熟,他能识别出妈妈的声音,当听到熟悉的声音时,他会感兴趣地扭头去看,更会对大人的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还会用晃动手脚来表示回应。
如果宝宝对于外界不同分贝的声音无动于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妈妈需要留意宝宝的听力发育,是否存在发育迟缓。
如果宝宝出生前没有做过听力筛查,或者宝宝对于声音的反应异常,妈妈最好及时带宝宝去做检查。
新生儿在出院之前,都需要做一个必要的检查,就是听力筛查,它是新生儿筛查里很重要的检查。
听力筛查,会排除新生儿耳聋的可能性,它还能尽早发现新生儿听力方面的异常。
做听力筛查的时候,宝宝需要做耳部检查,包括测试宝宝的听力。
 
 
 

六.四肢无力,很疲软

 
新生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会出现一些反射行为,比如:惊跳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踏步反射,吮吸反射,这些反射是肢体方面的动作,它们会随着宝宝的长大而逐渐消失。
从宝宝出生到满月,他的肢体动作也会变得更丰富,宝宝喜欢吃手。
然而,如果宝宝的四肢没有力量,缺乏支撑的能力,妈妈要留心宝宝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现象。

七. 没有哭泣或者是激动的情况下,下巴也会持续在颤抖

 
新生儿在大哭,或者是十分兴奋,还有就是在外界嘈杂的声音影响下,会引发身体在抖动,甚至是下巴的颤动。
然而,如果宝宝在没有外界因素或者是情绪引发的情况下,下巴也一直在颤抖,这就是异常反应了,妈妈别大意,尽早带娃去就医。
 

门诊时间
08:30-17:30

医院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726号

联系我们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726号

联系电话:400-0078-120


医疗执业许可登记号:MA72MBYH762010217A2202
医疗广告证明文号:(甘)医广【2025】第3-11-35号
| 陇ICP备2022001475号-2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